科普文章

ALS 临床评估全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23 15:11:14         作者: 鲁南制药集团         浏览:2188

ALS 目前尚无治愈办法,准确、客观、科学评估病情及神经功能状态,对了解疾病进展程度和药物疗效极为重要。


存活


将 ALS 患者的存活作为药物临床试验观察指标无疑是合理的,但随着有创或无创通气支持技术及营养支持的发展使这一指标受到质疑。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无创正压通气皮胃肠造瘘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因此,如将存活作为终点观察指标,设计新药的临床观察方案必须考虑无创正压通气和皮胃肠造瘘的因素。




运动系统损害测定


手工运动测定肌力评分虽然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受主观因素影响且无法标准化,因此推荐用定量肌力仪进行肢体肌力测定。

球部功能尚无理想的评估办法,目前主要采用综合量表。前角细胞功能可用电生理对运动单位数目进行评估。上运动神经元功能常依据电生理测定(如经颅磁刺激)和功能性影像学测定(如磁共振波谱)结果进行评估。


合测定


综合测定通常应用综合量表进行评估,目前常用的有 ALSFRS 及生活质量量表等。



1
ALS FRS


在 ALS 严重程度量表和帕金森统一评估量表基础上设计,增加了更多运动功能项目,主要由 4 个球部呼吸功能、两个上肢功能(使用餐具和穿衣)、两个下肢功能(走路和爬楼梯)及两个其他功能(穿衣及洗漱、床上翻身)组成,评分从 0(不能完成任务)40 分(正常)。

其优点是简便、容易操作、应用广泛,其敏感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已得到广泛确认,和已有的其他评估量表可比性和相关性强。

其缺点是对呼吸功能评价比重较小,但设计者已认识到这一点,对量表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呼吸功能的评分强度,还适用于呼吸支持的使用者。目前改良的 ALS 功能评分量表总分 48 分。 



目前基于书面的 ALS FRS 版本应用广泛,且已开发了网络及电话版本,均得到验证,患者自评得分与医生评分高度一致,这是因为书面 ALS FRS 版本医生评分均基于患者对自身神经功能的描述。

Prize4 组织基于 ALS FRS 斜度变化预测模型的外包竞赛,结果13 组参赛者中两组胜出,优于组织者开发的预测模型,与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病情实际进展高度一致。组织者认为此模型可以降低 20% 的临床药物试验入组患者人数,节省大量费用。



2
ALSAQ-40


ALS 自我评估问卷是在缺乏 ALS 特异生活质量量表的情况下,由牛津大学于 1999 年设计完成。

其指标包括身体运动能力、饮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情绪反应,优点是简单、可操作性强,可用于患者自我评价生活质量,便于信函随访。 




吸功能测定


建议采用用力肺活量 (FVC)进行评估,FVC 是最重要的生存率预测指标。Fallat 发现 FVC<50% 预计值提示预后不良,Bensimon 等在利鲁唑(协一力)临床试验中证实 FVC 可作为生存率预测指标。

多年来 FVC<50% 在临床及试验研究中广泛用作决策的主要指标,美国神经病学会及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的 ALS 治疗指南均将其列为无创正压通气的使用指征。




化指标


目前 ALS 尚无公认的诊断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和确定疾病进展的特异指标。肌酸激酶、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抑胱素C和尿酸可能和疾病进展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总结

ALS 目前尚无治愈办法,大量研究表明利鲁唑(协一力)皮胃肠造瘘无创正压通气及对症支持对延长患者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明确诊断后,进一步细分临床表型,确定临床分期,客观评估患者综合情况,有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为新药临床试验提供客观的评估指标。



[1] Maier A, Holm T, Wicks P, et al. Online assessment of ALS unctional rating scale compares well to in-elinic evaluation: aprospective trial [J]. Amyotroph Lateral Scler, 2012, 13:210-216.

[2] Kifner R, Zach N, Norel R, et al. Crcrowdsourced analvsisofclinical trial data to predict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pro-gression [J]. Nat Biotechnol, 2015, 33: 51-57

[3] Swinnen B, Robberecht W. The phenotypic variability or amyotrophic laterral sclerosis[J]. Nat Rev Neurol. 2014,10:66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