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发布时间:2018-01-08 14:56:00         作者: 鲁南制药集团         浏览:613

重症肌无力,简称 MG,是指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具体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表现出具有波动性和易疲劳性的肌无力症状,眼外肌受累最常见,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眼外肌无力所致非对称性上睑下垂或双眼复视是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可以见于80%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出现交替性上睑下垂、双侧上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等,但瞳孔大小正常。


面肌受累可致鼓腮漏气、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苦笑或呈面具样面容。


咀嚼肌受累可致咀嚼困难。咽喉肌受累可以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鼻音、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等。颈部肌肉受累以屈肌为著。肢体各组肌群均可出现肌无力症状,以近端为著。呼吸肌无力可以导致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发绀等。


临床类型


改良的Osseman分型法


Ⅰ型:眼肌型,病变仅局限于眼外肌,两年之内其他肌群不受累。


Ⅱ型:全身型,有一组以上肌群受累。

(1) Ⅱ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轻度受累,伴或不伴眼外肌受累,通常无咀嚼、吞咽和构音障碍,生活能自理。

(2) ⅡB型: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中度受累,伴或不伴眼外肌受累,通常有咀嚼、吞咽和构音困难,生活自理困难。


Ⅲ型:重度激进型,起病急、进展快,发病数周或数月内即可累及咽喉肌,半年内累及呼吸肌,伴或不伴眼外肌受累,生活不能自理。


Ⅳ型:迟发重度型,隐袭起病,缓慢进展,开始表现为Ⅰ、ⅡA、ⅡB型,两年内逐渐发展至累及呼吸肌。


Ⅴ型:肌萎缩型,起病半年内可出现骨骼肌萎缩。


临床治疗


01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  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02

胸腺切除手术

MG患者90%以上有胸腺异常,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在16~60岁之间发病的全身型、无手术禁忌证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大多数患者在胸腺切除术后可获显著改善。合并胸腺瘤的患者占10%~15%,是胸腺切除术的绝对适应证。


预后


眼肌型MG患者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其余50%~70%绝大多数可能在起病3年内逐渐累及延髓和肢体肌肉,发展成全身型MG。MG患者中约2/3在发病1年内疾病严重程度达到高峰,20%左右在发病1年内可能出现MG现象。肌无力症状和体征在某些条件下会有所加重,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甲状腺疾病、怀孕、体温升高、精神创伤和使用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药物等。



qrcode_for_gh_a415aa5e2492_430 (1).jpg